影片劇情簡介:


有閱讀障礙的伊翔是老師心中的頑劣學生,是同學眼中的搗蛋份子,因為他學業成績不佳,也無法融入同儕生活中,且不被父母所理解,因此,伊翔只能藉由自己的興趣-想像和繪畫來遠離現實生活中的困境。


    在屢次學習受挫下,伊翔選擇逃離學習環境,但不料卻被父親發現,父親將伊翔和學業及體育成績均優異的哥哥相比,歸咎伊翔不夠努力、不夠用功,雙親最後決定送他到寄宿學校就讀,讓寄宿學校的紀律生活來改變伊翔


    但生活在更要求學業績效的寄宿學校,並且失去家人關愛的伊翔,反而陷入更深的挫折中,連最愛的繪畫也放棄了,就當他自我隔離,就快完全失去生活意念時,一位學校新來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康發現他的問題,尼康老師透過各種方法,慢慢引導伊翔走出封閉的世界,不只學業能跟上其他同學,伊翔更藉由繪畫的才能,重拾信心和自我。


 


心得與啟示:


「一個天資獨特的孩子,需要一個懂他的老師。」看著電影跳動的畫面,腦海不自主想起自己每一個求學階段中,彷彿都有伊翔這樣的同學,學業成績總是落後,總無法跟上團體的節奏,在老師斥責其不用功的聲音下,漸漸的遠離學習行列。現為人師,細細回想往昔,不知道有多少顆等待發光的小星星,就這樣消失在無邊際的星空中。


    影片中的兩所學校,注重的都是成績和紀律,伊翔因閱讀障礙,不管再怎樣的努力,成績都無法起色,也因此被視為「問題學生」。筆者在和家長的交談中也發現,家長常將談話重點聚焦在孩子的學業成績,甚至說出「花錢給孩子補習,就是要看到成績」諸如此類的話,但孩子是需要時間探索,更需要時間陪伴並等待他們成長!大人將過多的期許投射在孩子身上,換來的只是沉重的壓力與無形的枷鎖,並無法幫助孩子們成長。


 影片的角色中,我更留意到父親總拿優秀的哥哥和伊翔比較,當哥哥參加網球比賽失利時,父親並未給予打氣或鼓勵,他只是失望的注視著勝利者。母親平常呵護伊翔,但當伊翔要被送往寄宿學校時,母親卻沒挺身而出,讓伊翔有種被家庭拋棄的感覺,畫出自己已不是家庭一份子的翻頁書。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人的陪伴,每個小孩都有獨特的才能與夢想,家人是最好的支持系統,大人不應強迫小孩接受大人希望的包袱,當孩子在失意時,切勿一味的苛責,更應伸出手,給予溫暖的擁抱。


    尼康老師擁有高敏感度、愛心、耐心、專業、幽默、堅持等特質,讓他注意到伊翔已經封閉和外界的對話,並且發現伊翔求學的問題在於閱讀障礙,尼康老師藉由家訪了解伊翔擁有的才能,並透過閱讀電玩說明的引喻方式,讓伊翔爸爸知道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上課舉愛因斯坦等例子給予伊翔信心,他亦迄而不捨的爭取不同的考試方式,並對伊翔進行補救教學和感覺統合治療,伊翔學業才能趕上同學,並藉由繪畫的才能發光發熱!


    筆者對於繪畫可說毫無天份,就讀師院時,當美術老師當眾於課堂上對於筆者的作品給予意見時,他以鼓勵的口吻說著:「用色大膽,筆調熱情,是野獸派的畫法!」霎時,解除自己心中的困窘,並深以此為鑑,「鼓勵能幫助孩子找到自信!」


    當電影最後一幕,伊翔奔向尼康老師的懷中時,我感動的握緊雙拳,我想那是尼康老師付出的最大回報吧!自己從事教育工作也近十年,反省自己的教學生涯中,不知道錯過多少位伊翔也讓我暗自立誓,要將每個孩子都當成伊翔,期許自己在教育領域上更專業,給予孩子鼓勵和信心,希望每顆小星星,都能在星空中發光,照亮整個宇宙!


 


延伸討論:


  ※尼康老師的第一堂美術課中,告訴孩子「世界隨你的眼光而不同,你怎麼看它,就是什麼。」


   生活中,你有沒有看法和大人的看法不同,這樣的經驗呢?


   學習中,你有沒有想法和老師的想法不同,這樣的經驗呢?


 


「世界 隨你的眼光而不同  敞開心房   色彩隨之飛翔」


  ※所羅門群島的砍樹法,島民砍樹不用刀,而是圍著樹集體咒罵,數日以後樹木就自動枯死。


   你覺得樹木為什麼會枯死呢?


   你能說說自己被他人(家人、老師、同學)以負面言語對待的感受嗎?


 


 你覺得片中的伊翔特別的地方在哪


 


 有人喜歡繪畫,有人的數學能力特別好,有人的運動神經出眾,有人熱心助人,這些都是個人的特色,你的特色是什麼呢?


 


 ※ 伊翔生氣時會踢倒鄰居的盆栽發洩情緒,會跑到陽台上獨自哭泣,情緒低落時會拒絕和他人溝通,你生氣時會怎樣發洩你的情緒呢?你是否也遇過類似的遭遇,拒絕和他人溝通呢?


 



 如果你有機會寫信給主角,你會寫給影片中的哪位主角?你要告訴他什麼事情呢?


 


  ※你最喜歡哪句對白或哪段劇情還是哪個畫面呢?請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唷!


 



本文獲100學年度生命教育影片心得寫作比賽高年級組優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pp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