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國傳統新年的習俗中,有除夕守歲一說,即「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後點起油燈,圍坐火爐旁閒聊,通宵守夜,等著新年到來。


  


據史料記載,這種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西晉周處的《風土志》說: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也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的記載,之後,守歲風俗日盛,到唐代,太宗還賦詩「守歲」: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守歲意味著辭舊迎新,讓燈火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著來年吉祥如意。而在古時,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年輕人守歲則可為家中長者添壽。所以這是中國人很重視的風俗,人們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趕回家團圓,這種年俗一直流傳至今。


  


「熬年」是守歲的另一個稱呼,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感念人間疾苦,便在大年三十打開天門向人間散發金銀,屆時地上的石頭回變成金銀,但要求人們不能貪心,要將見到的金銀放置屋內,且天亮才可開門。


 


  


在一個村莊中住著兄弟倆,哥哥心術貪婪刻薄,弟弟則忠厚善良。這年除夕,兄弟倆都在家中等待天門開。等了很久,哥哥十分不耐煩,心想:「最好我能多弄一些金子。」便起身到院中將很多石塊搬到門口,準備天門一開,便搬進屋內。而弟弟則心平氣和地等待。


  


終於天門開了,院中的石塊果然變成了金子銀子,哥哥衝出房門,將大多數金銀搬到自己房中,而弟弟只是搬了一些而已,放入籃子。哥哥在房中看著滿屋的金銀,心花怒放,便開始盼著天亮。盼著盼著,天總是不亮。哥哥等得不耐煩,便不顧「天亮才可開門」的規矩,跑到院子裡看天,等他回到房中,發現所有的金銀又變回了石塊。而弟弟則等到天亮了,打開籃子,滿籃的金銀爍爍閃光。


  


後來,人的道德開始下滑,像哥哥一樣貪婪的人越來越多,上天為了懲戒人,便再也不開天門了,但人們總是存著僥倖心理,癡心地「熬年」等待著。漸漸的,人們便將其作為一種習俗繼承下來。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由此可見,人只有心存善念,方可得到上天的眷顧。


 


農業社會的過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俗稱「入年關」是大致上從十二月廿四日開始至正月初五。


  


到了臘月廿四日送灶後 , 過年的氣氛更是一天比一天濃似乎空氣中就可以嗅出絲絲興奮的氣息到了除夕這一天 , 分散各地的遊子一定會風塵僕僕的趕回家來團聚。在家的成員也一定要等會全家都到齊了,才能開動。


  


在過年前我們常看到很多地方新春揮毫寫春聯,免費分送給民眾,或是現場還提供文房四寶,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當場獻藝,揮毫寫下對新年的祈福春聯,為年節討個好彩頭。台灣各地都有辦新春揮毫送春聯活動,竭誠歡迎大家前來體驗一場與眾不同的迎春饗宴。


  


但最熱鬧的時候是在過年前兩個星期;到除夕前一天。通常家裡的婆婆媽媽會利用這些這過年前的兩週時間去採買家中的年貨所需,因應過年期間一些店家歇業的困擾。從農曆 12 月中開始 , 家家戶戶便準備過年


 


參考資料


 


池府代天宮http://tw.myblog.yahoo.com/enter640403 2009-12-13 02:45:15 補充


 


過年有許多傳說 , 但是其主要任務是除舊佈新來迎接新的一年 , 因此在送灶神回天上後 , 就得準備大掃除把環境整理大人小孩都有得忙, 將過年時所需要的各種民生用品 , 並且還要在居家內外貼新的一幅春聯門簽及年畫佈置廳堂 , 以增加新春的喜氣


  


關於過年的一些習俗和由來和故事相傳從前深山住一隻年獸,每年最後一天都會下山來吃人,有一年,年獸又下山作怪,村民紛紛走避,那時剛好有有位大嬸在廚房燒柴火,燒到竹子,竹子因內部構造的緣故,燃燒時產生﹂碰!碰﹁的爆裂聲,年獸聽見,嚇的跑回深山。


 


於是人們每年在年中最後一天子時都會燃放鞭炮來嚇走年獸,並且整夜不睡、守歲,以防年獸回頭,保護村民安全。


  


除夕是到底是什麼,除夕要做什麼,除夕又有神麼意義嗎,為什麼要叫除夕呢?跟大家來簡介所謂「除夕」由來,其中「除」字代表「去」、「交替」的意思,所以除夕夜人們皆要除舊佈新,將舊歲除去,換上來年的新歲。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祖先和神明, ... 除夕有很多傳統民俗的活動


 


除了祭祖先拜天公吃年夜飯給壓歲錢外 , 有些臺灣家庭 , 在吃過年夜飯後 ,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 , 具感恩及全家團圓的重要意義當天下午 , 家家戶戶都要辭年 , 以感謝祖先 ...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具感恩及全家團圓的意義。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辭年。以感謝祖先及神明的這一年來的保佑。除夕夜,異鄉遊子一定會趕回家團聚,吃完年夜飯,是小朋友最期盼的時後,因為可以拿長輩分賞的壓歲錢。


 


除夕的習俗


除夕習俗一:拜天公


除夕當天一早,備好鮮花素果祭拜玉皇大帝,祈禱來年順利平安。


 


除夕習俗二:辭歲


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還有飯上插春花,稱為「春飯」,春和「剩」諧音,表示「富裕」,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


 


除夕習俗三:貼春聯


春聯相傳是由桃符演變而來,而桃符則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畫上門神的圖案。


 


除夕習俗四:圍爐


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


 


除夕習俗五:壓歲錢


除夕圍爐之後,長輩分壓歲錢,將爐周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一百個作為壓歲錢,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除夕習俗六:守歲


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稱做圍爐守歲。民間認為守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祈求閤家平安。


年夜飯的由來


 


年夜飯到底包含什麼意義呢?除夕夜中國人習慣全家在一起吃年夜飯,又稱圍爐,因為古人都是圍著爐子吃飯,所有的家人必須要全部到齊了才能開動,而且還要為不能回家的家人擺碗筷,表示全家團圓,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而且每樣菜都要親口嚐一嚐,所以年夜飯是過年非常重要的一餐。


 


台灣流行到飯店吃年夜飯,各大飯店過年時無不絕招盡出,以新菜色和新點子吸引顧客上門。尤其有業者推出年夜飯吃到飽的方案,讓一家人品嘗著廚師料理出來的佳餚,非常有圍爐氣氛。


 


為何要吃年夜飯


 


年夜飯又叫做圍爐,以前人們總是會在桌下放一個火燒得旺旺的火爐,表示一家子人畜興旺的意思。而在火爐旁邊放錢,則表示希望萬事盡如人意,而吃年夜飯的時候,慢慢的吃,則表示這個家可以常常久久。


 


所以除夕夜無論家人相隔有多麼遙遠,工作有多麼的忙碌,大家總是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好好的吃一頓團圓的年夜飯,因為這是一年才一次的家庭聚會,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年夜飯。


 


資料來源:http://www.beauty88.com.tw/hobbitdear/article/394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ppshsu 的頭像
    dppshsu

    當我們同在一起

    dpp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